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东北师范大学五育并举 确保云课堂质量在线
2022-04-27 14:19:00
东北师范大学

  “甫一封寝时,我还有些担心,没有现场老师的答疑解惑,没有线下师生面对面互动,如何能保证线上课堂教学质量。”经过一个多月的线上学习实践,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娄荧涵发现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东师课堂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一个样,课堂质量不降低。”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展网上授课是疫情下各学校普遍的教学常态,而东北师范大学经过实践,探索出静态管理下坚持五育并举,融通育人,形成动态教学模式。“东北师大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精心设计,打造有针对性的融合型、特色化系列学习活动,德智体美劳融合并举,协同化育人,保障云课堂质量在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民介绍说。

  “沉浸式”思政提升育人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难题,正是因为我们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胸怀,我们在今天才能真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不断推动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4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部2018级刘子睿在线上观看了题为“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的报告。报告将学生亲历的社会现实应用在课堂中,让同学们体验了“沉浸式”的思政课堂。这场报告是学校“明德厚学”名师名家思政大讲堂中的一讲。

  静态管理以来,学校推动零学分思政选修课“明德厚学”名师名家系列讲座,精心筛选优质网络资源,选取讲座涵盖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论阐释、百年党史历程与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理论热点访谈四部分的十五讲内容。还将学校抗疫中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以沉浸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融入思政课堂,打造新型德育教学空间,丰厚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凝聚起师生抗疫强大精神力量。

  聆听了所有的讲座内容后,刘子睿感悟颇多。“同学们都很喜欢讲座内容,每一场讲座内容都有很多真实事件和真实经历,让我们有很强的沉浸感,提升了大家的认知体验、价值信念和行为意愿。”

  PI制教学持续赋能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为什么会被提出?它的提出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这是物理学院衣学喜教授在讲授“物理悟理”课时给同学们留的课前作业。这堂课不仅预习有“深度”,课堂形式也很新颖,以学生线上主讲的方式进行,衣教授的教师团队则是“参与者”,在同学们发言后进行点评总结。

  静态管理期间,依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PI制),以重点学科方向为抓手,学校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目标更注重任务引领、问题驱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衣学喜教授就是学校43个学科带头人之一。这些学科团队通过集体制定教学方案、团队老师同上一堂课,共同指导学生等方式,培养学生养批判反思的能力,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和重构。

  物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子恒曾是一节“理论物理”课上的主讲教师,深有感触地说,“老师可不容易当啊,课前得需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还要归纳整理,可能的情况下要进行一些创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些实际操作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奥运冠军助力健康运动

  一平米运动能有什么呢?奥运冠军周洋、李坚柔等通过视频向同学们演示了“手腕旋转原地快速小步跑”“仰卧登车”“频率小步跑”等动作,动作标准规范,简单易学,让大家不禁慨叹,居寝锻炼不停歇,原来一平米可以有这么多运动项目。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徐梦桃、齐广璞、周洋、李坚柔、张楚桐等冬奥健儿还录制短视频为东师战疫助力加油,坚定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

  除了奥运冠军示范引领外,学校还推出“万人同上一节课,每天运动一小时”的集体训练和每天早中晚时段“健康体态—健康养生—健康体能”分散训练相结合的体育运动新形态,让同学们每天都活力满满,大家还解锁了室内冰壶、保龄球、投球、羽毛球等多项运动技能。至今,已累计带动学校两校区5105间寝室的2万多学生参与,大家在静态管理期间仍能保持积极适度的运动。

  “艺”起抗疫传递力量

  “擫、押、钩、格、抵五字阐明了五指的作用,五指执笔法被公推为最常用而且比较科学的执笔法……”3月29日19时,文学院教授高长山老师正在《书法入门与鉴赏》的线上课堂上向大家娓娓道来书法艺术中的执笔要求,这是“艺”起来•东师美育系列讲座中的一讲。

  自3月17日以来,学校每天推出一期系列讲座,内容涵盖古典艺术、文学经典、美术摄影书法等。学校还开展线上抗疫美术作品展、原创音乐舞蹈抗疫作品等活动,一幅幅“有情怀、有温度、有力量”的画作,记录着身边的感动;一首首充满斗志的歌曲成了学生心中坚持不懈的力量源泉。同学们纷纷表示,美育作品犹如微火温暖明亮,让大家充满前行的希望和勇气。“设计的这些活动旨在深化学生对美的理解让美的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传递美育力量。”教务处副处长王向东如是说。

  生活劳动拓宽育人空间

  “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科技革命下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与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中西方历史中的劳动观与劳动教育”......这是教育学部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级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劳动教育”课。课堂中,老师们结合身边如食堂工作人员、辅导员老师们平凡又伟大的抗疫劳动故事向同学们传递劳动的真谛与劳育的意义。

  在静态管理期间,学校把疫情中学校师生齐心协力战疫情的现实行动作为鲜活的案例融入教学,结合线上电子教材、劳模进校园扩展视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让同学们感受身边的劳动活动,生动诠释了劳动精神、劳模情怀。此外,学校还动员同学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干起来”,将劳动教育落实、落小到寝室,号召同学们为寝室大扫除、参与“美化方寸空间、积极健康生活”的寝室生活打卡活动等,将静态管理的生活空间变成劳动教育的第一实践场域。

  “劳动并不是指室外劳动,还可以是整理、打扫寝室这块方寸之地,看着宿舍窗明几净,课桌整洁清爽,简单的劳动也会收获到幸福感。”教育学部2020级的莫远慧同学在和室友大扫除寝室之后开心地说。

  抗击疫情是一本特殊的教科书。“学校将疫情化为育人契机,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培养学生踔厉奋发的精神、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海阳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