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赵彦杰: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把握好三个关系
2023-02-03 14:21:00
通化师范学院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时代的产物,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2022年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达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中,29岁以下人群占比为34.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青少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已经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他们是中国网民中最主要的群体。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要有以下五个类别:一是以即时通信、电子邮件、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通信,二是以微博、论坛、贴吧、朋友圈、Facebook等为代表的网络社交,三是以网购、售票、转账汇款等为代表的网上贸易,四是以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为代表的云端化服务,五是以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资源共享。网络舆情生成于网络通信和网络社交。其主要原因是,这种以微博、微信、QQ、抖音、各种论坛贴吧等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已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矩阵,通过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微博日志、短视频直播、朋友圈等来记录生活、表达观点、发泄情绪、亮出态度,成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这种网络生活的日常化、多样化,加之网络所具有的隐蔽性、虚拟性,使得高校面临的网络舆情日益增多。

  网络舆情,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特别是当舆论变成舆情时,裹挟其中的网民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也被真假难辨的负面信息影响着身心安全。此时,网络已经脱离了纯粹物理上的技术层面,它在精神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对传统的社会规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造成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心理尚未成熟、身处校园规律规则约束下的大学生而言,这种“网络投诉”“网络吐槽”“网络叛逆”“网络审判”,让他们得到了某种突破规则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发生,作为管理和舆论双主体的高校既不能置身事外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也不能简单生硬扬汤止沸火上浇油,应该科学分析、精准研判,依据事件的不同性质分类处置。与其他舆情不同之处在于,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在处置事涉大学生的舆情过程中,不单单要解决舆情本身所关涉的问题,更应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立场出发,把舆情处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来,切实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着眼“学校”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把握好“情”与“理”的关系。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有三个要素:一是事件,即舆情引发的导火索;二是网民,主要是学生,是推动事件在网上形成影响进而升级为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三是学校,既是事件的主要关联者,也是解决学生诉求的主体。网络舆情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也考验学校的管理服务。对于高校而言,首先要“强身健体”,学校要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日常管理服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尽量避免引发舆情;其次要抓早抓小,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现实中的问题和诉求演化成网络上的汹涌浪潮。一旦发生舆情后,学校必须明确自身和学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学生不能“割袍断义”,一味地从讲道理的角度去处理问题,那样只会制造隔阂和对立,激化矛盾,而是要坚守立德树人的育人立场,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引发舆情的原因,要充分认识到舆情是学生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解决舆情也就是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教育和管理者的温度、大度、高度展现出来,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和改进自身管理,赢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同,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不断改善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教”与“育”的有机结合。

  着眼“管控”与“引导”的内在逻辑,把握好“控”与“导”的关系。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高校的网络舆情一般都由涉及师生利益的具体事件引起,根据近年来高校热点负面舆情类型来看,多出现于学校管理、校园安全、教育公平、教师言行、违纪违规、生活起居等方面。这些事件的产生,如果追根溯源,是高校自身的管理存有漏洞、制度本身存有问题或执行不到位、师德师风出了问题、服务保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使用管控的手段,管控只能是在舆情处置的前期,为了防止舆情进一步发酵引发社会不良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接下来要做的,是态度端正的认真反思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提升质效、化解矛盾,与此同时,做好学生的正向引导,让学生看到学校和老师直面矛盾不回避的态度、真诚解决问题不敷衍的原则,既不矫枉过正,也不文过饰非,在网络时代这个公开透明的大环境下,展现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高校形象,让学生、家长、社会通过事件正确看待学校、了解事实真相,让学生明辨是非、健康成长,形成正确正向的思维导向。

  着眼“管理”与“育人”的协同发力,把握好“管”与“育”的关系。网络舆情对高校而言,可以说是一次有“痛感”的“体检”。特别是主要由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在舆情应对和舆情平息后的反思中,大都会把重心放到学生管理上来,采取的手段大多是“管”而不是“育”。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有着突出的学习模仿能力、超强的思辨创新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修正的成长阶段,部分大学生缺乏对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正确把握与理解,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曲直,情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容易被煽动和蛊惑,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必不可少。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在网络舆情的处置过程中,管理要杜绝“过度”、增加“温度”,要有效地将管理与育人热腾腾地结合起来,多做“疏”和“导”的工作,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学生的成长,把舆情事件的处理变成学生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明理增信、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真正使教育有“情”有温度,使管理有“理”有力度,最终达到育人这个教育的最终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一切工作中去,把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作为全面检验和提升自身教育、服务、管理水平的砺金石,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立场,把握好处置过程中的情、理、度,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出道德修养高尚、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