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白岩松在高校兼职开讲座 近千学生抢位趴窗听课
2014-04-17 23:11:00

  “4月16号13时30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一楼阶梯教室,进行了一场题为‘新媒体时代的思考’的学术讲座。”

  “那一瞬间,白岩松的表情非常复杂,这是我们在电视上看不到的表情。他显得很尴尬。这一瞬间出现在昨天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礼堂里。当时有一个学生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还有激情吗?’白岩松是应东北师大党委宣传部、传媒科学学院的邀请,在这里作题为‘新媒体时代的思考’的报告。”

  上述两段导语是白岩松本人昨天在课堂上即兴编写的,目的是告诉传媒专业的在校生们一个现实:教材上教的“5个W”(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什么、结果怎样)俱全的新闻导语写作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如导语1),“现在的导语写作更强调的是主人公、故事、悬念、戏剧化,更具有牵动力和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段导语的内容有部分是白岩松虚构的,因为当天根本没有学生问他“你还有激情吗?”

  为师者的亲和

  作为央视主流媒体人的白岩松,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低调和犀利的。低调的是他的行事作风,犀利的是他的许多精彩点评。在大学生中间,他有着独树一帜的号召力。

  昨日“白老师”在东师的课于13时30分开始,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事先向学生预发了听课票,凭票入场。12时30分,东北师大净月校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门前已聚集了大批学生,他们翘首企盼,寻找着“白老师”的身影。

  13时30分,兼职教授白岩松的课正式开讲,容纳三四百人的阶梯教室挤进了700多人,很多持站票的学生坐在过道、站在走廊听完课。还有二三百名无法进入教室的学生,或站在窗外或趴在窗户护栏,静静地在外面听。

  白岩松说:“首先要向没有票、进不来现场的同学们说声对不起了,相信将来我们能找到好机会交流。其实在平常这个台子如果足够大,我会允许很多同学进来坐在讲台上、我的身后,但是今天这个台子实在太小,出于安全考虑,我也不敢。如果多进来50人你们能掌握,就让孩子们坐在我身后。多一些(学生听课)毕竟好一些。”

  几句话,为师者白岩松的亲和显露无遗。

  为名人的谨慎

  白岩松不开微博、不用微信是众人皆知的,这与很多名人背道而驰,却是白岩松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律与谨慎。

  刚开始讲课,白岩松就要求拿手机拍照的学生们,“可以结束你们的相机生涯了,不管这个空间比课堂大多少,这毕竟是一个课堂”。他说,就在上一周的《新闻周刊》节目中特意展示一张照片:是一个大学课堂,在第一排用布袋缝了很多小口袋,每一个小口袋上写着学生的学号,学生走进课堂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放在小口袋里。

  “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弟弟妹妹们不要把我这堂课给‘微博化’、‘微信化’。我不喜欢前言不搭后语地把我的哪句话像心灵鸡汤一样咣当挂上去引起各种歧义。我们给别人留下更多的空间难道不好吗?”白岩松说,“言归正传,回到新闻领域。”

  整堂课,白岩松与学生们探讨了几个新闻专业问题:是否报纸、杂志是深刻的,广播电视是肤浅的?我们强调的新闻的意义,是否真的有意义?互联网传播中,为什么会有“标题党”?电视新闻里的传统线性逻辑和平行逻辑,以及新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

  为学者的坦诚

  白岩松直言,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新闻传播的媒介也在变化中前行,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这些媒体都在某个历史时期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导,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说,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但现在的互联网媒体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内容。白岩松认为,尽管网络中的信息错综复杂,但人们应该学会包容。“哪怕不喜欢也要去面对。就像我不用微信,也从来没开过微博,但是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互联网的关注,因为它与未来有关。”

  白岩松还呼吁大学生在新闻采写的实践过程中能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人的故事。“在新闻的领域里,直接喊口号的新闻从来不是好新闻。新闻人的责任不是挖掘意义,而是挖掘承载意义的细节。伟大的文学创作者一定是寻找那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细节。”白岩松说。

  为智者的应对

  两个小时的脱口秀,没有刻意的煽情和幽默,白岩松以冷静、严谨和不断的设问,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新闻与自己。

  现场互动环节,一名女同学问白岩松,对大学生有什么建议?白岩松表示,“大学应该教会人终身拥有学习的能力。大学期间锤炼一个‘大心脏’也很重要,不能天赋极佳,心理素质极差。心理素质决定了一个人抗打击能力和抗荣誉能力,同时拥有这两种能力的人一定错不了。”

  对于办面向中小学生的报纸,白岩松认为,中小学报纸应该更具有某种贴近性,“我一直指导儿子办学校里的杂志,我说你们应该办你们自己的内部杂志,这种杂志应该不讲空话、套话,你们身边的风云人物就是封面人物,越贴近越有优势”。

  一堂课听毕,传媒学院大学生孟田说:“白老师的课,必须听啊!他让我对整个新闻媒体行业重新认识,从报纸、电视,到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大学生迟浩表示:“白老师对于新闻的看法和理解,给了我一个审视新媒体发展的全新的视角。真心没听够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